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为火药寻找故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7959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4 09:38:00 楼主

        火药源自中国,似乎理所当然,但那只是中国人自己的看法。由于世界上普遍缺少考古发现,相关实物的年份一直没有超过元初,更没有发现大规模的炼硝和火器制造遗址,直到四川老君山硝洞群的被发现,打破了这一宁静。 四川江油老君山,平静的外表下埋藏着中国人炼制火药的大秘密。<p>火药最早为中国所发明,而且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我们看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概念在欧洲国家并没有得到公认,尤其是火药,其发明权就存在着几种说法。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欧洲人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优势意识作梗,还因为我们长期以来的根据只是古书上只言片语的记载,一直拿不出有力的实物佐证。</p><p>四川老君山硝洞群的发现,终于以实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古代火药生产的工场情景,其规模之浩大为世界绝无仅有,其年代之久远亦是欧洲人不能望其项背。寻根溯源,深入探究,文物的显现为历史的信息展开了一条路径,从这里,将引导人们通达火药的故乡。</p><h3>小镇上,隐藏着八大会馆</h3><p>地处川西北龙门山脉老君山脚下的江油市重华镇,是一个只有1万余人口的偏僻小镇。这里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物产贫乏,镇上居民与附近老乡一直过着简单而淳朴的田园生活。近年来随着丰衣足食而又喧嚣不安的都市人将休闲的目光转向宁静的自然山野,古镇旅游一时兴起,重华镇的人们便想到了利用小镇悠久的历史和身后险奇的大山开发旅游资源。2003年,他们从北京请来了以华域九洲文化研究所所长徐向东先生为首的一批专家,帮助考察并策划小镇的开发项目。</p><p>几天的考察,令专家们非常失望。这里拿不出特别有吸引力的东西来号召人,所有当地人引以为稀奇的元素,大都别的地方也有,并开发在先,且更为丰富。就在专家心灰意冷之际,一个偶然的机遇,徐向东走进了一处残破的旧房子,眼前倏然一亮!曾经担任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的他,师从我国古建筑权威罗哲文先生,对文物和古建筑的研究造诣颇深。他看见这幢旧房子居然使用了绝非民间所用的筒瓦,进一步细究,发现残存的建筑构架做工相当精致,隐约保留着当初雕梁画栋的痕迹。专业知识告诉他,这幢建筑断然不是民间所为,建造者应该是官方或有着政府背景的机构。通过走访镇民和查阅史料,答案不仅证实了徐向东的判断,而且更为令人惊讶:原来,这座小镇曾经拥有着8家外省会馆,大都来自东南沿海及南方省份!引起徐向东注意的,便是这八大会馆之一,被叫做“南华宫”的广东会馆。如今,镇上还保留着三家会馆的结构残遗。</p><p>根据史料记载,这些会馆均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以此为标志,说明当年的重华镇定是客商云集、繁华无比,绝非现在的冷清状况。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外省机构纷纷来这里修建豪华会馆?既然此地并无特殊的物产,那些外地客商不辞远道来这里干什么,什么因素支撑起这个偏远小镇一时的繁华?由会馆引出的这些思考,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谜。</p><p>谜一样的诱惑使专家们兴趣盎然,却又苦无破解之途。恰在此时,一位名叫陈加培的镇民告诉专家,镇旁的老君山上有一些山洞,不妨去看看,或许可以找到某些线索。</p><h3>深山中,那十几座神奇洞窟</h3><p>在陈加培的带领下,徐向东等一批专家首先探访了离镇子最近的一处名叫天雨洞的山洞。眼前所见又让专家们为之一振:原来,这是一座很久以前采硝、熬硝遗留下来的洞窟,当地人称做“硝洞子”。该洞位于老君山脚,系经人工历年挖掘扩展而形成,现洞内面积约1万平米,往昔采硝的痕迹清晰可见,并留存着三个熬硝工作平台,说明开采硝矿与熬制硝末均在洞中完成,为采制一体化的工作场所。</p> 老君山位于龙门山脉中段,北接剑门蜀道,西边是金川,自古便是入川的军事要道,上图所示的只是已经考察勘定过的古硝洞遗址,实际数量还不止这么多。 <br><p>众所周知,硝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古代配制火药的三大原料即一硝二磺三木炭,其中硫磺与木炭都随处可见,惟有硝最难得,有了硝也就意味着有了火药。由此联想,重华镇上的众多会馆以及昔日的繁华热闹,是否与当地产硝并进而生产火药有关?</p><p>据村民介绍,老君山上像这样的硝洞子有数十个,天雨洞只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更大的还在山上,要把这些洞都走一遍得花几天的时间。如果此言不虚,那么这里无疑是世界上最集中、规模最大的硝矿富集地和产硝所在地。进一步讲,这里曾经是大规模的火药生产基地,如果年代足够久远,极有可能与火药的发明有关。</p> 图为海拔1436米的高观洞洞口,当地有清代中晚期政府派军队封洞的传说,故大部分硝洞洞口都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p>查阅史料,证明事实确实如此。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有“消石出陇道”的说法,“消石”即“硝石”;而重华镇就在古代的川陇道旁,这至少说明它处在一个产硝的区域之中。更明确的记载来自于清乾隆年间朱帘编纂的《梓潼县志》,其中写道:“老君山朝阳洞,县西二百四十里,与江油县连界,山势高峻陡险,洞在中峰悬岩峭壁间,由江邑旱炉坪结搭天梯,踏梯而下至洞。洞高八丈宽六丈深十五里,产硝。乾隆二十年开采,归江邑就近汇办。梓邑于重华场隘口安设兵役巡查。”这段文字揭示了几个事实:1.老君山的硝矿在乾隆二十年(1755)由官方进行过大规模的开采;2.产销、运输及安全保卫由政府统一组织调度;3.国家派军队作了严密的安全防卫及防止走私措施。重华在1953年以前历史上一直属于梓潼县,县志上所说的“朝阳洞”,便是老君山上最大、可能也是产硝历史最久远的一个山洞。</p><p>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重华镇所在的江油市于2003年3月、9月和11月先后三次组织由北京文物考古专家、绵阳市文物局和川西北地质勘探院联合组成的科考队深入老君山,对分布于山中的硝洞群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令人异常振奋,在老君山重重叠叠的山峰之间,科考队发现了11处具有相当规模的古代硝洞遗址。这些硝洞所处的位置,几乎全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丛莽之中或悬崖峭壁之上,最高的朝阳洞海拔达到1900米。这些洞多是天然溶洞而经多年挖凿开采,形成了天然景观与人工制造相结合的多重状貌。洞中均留下了昔年采矿熬硝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诸如硝池、水槽、灶台以及灯盏、磁片等,并有大量炼硝后的废弃泥土及照明时燃烧的灰渣堆积。各洞虽大小不等,但洞内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大型洞窟就有7座,其中以朝阳洞为最,面积竟达45万平米。</p> 上图为牛角洞出土的木耙,下图为朝阳洞出土的瓷器碎片,它们很可能是当年工人炼硝作业或生活起居时留下的。 <br><p>仅仅一个朝阳洞,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该洞位于老君山主峰下一悬崖峭壁处,须从峰顶下行至一缓坡边缘,从崖边放绳梯至洞口,人附绳梯而下方可到达,其险要令人触目惊心。朝阳洞的洞口就显得气势磅礴,它宽约七八十米,呈一个硕大的半圆形,远看如同架在绝壁上的一道大型桥拱,仅洞口空间便可容纳上百人。洞内宽阔处达100米,高50米。按县志记载,朝阳洞“深十五里”,现约3500米,呈四五十度向下倾斜,有的地方超过七十度。在这个巨大的洞子里,当年的生产规模之大、从事采硝制硝的人数之多,都超乎人们的想象。在现有的空间范围内,洞里共有9个面积从数百至数千平方米的工作台面,57组硝池,到处散布着瓷器碎片,以及木勺、木铲、泥掌子等工作与生活用具。就连生活区灶台,最大的竟达到1.5米,经粗略估计,可供100多人同时开饭。再看看堆积如山高达30多米的废渣和沿途厚达十多厘米的火把灰烬,要多少年的积累才能够达到如此程度!</p><p>在考察中专家们发现,朝阳洞明显地分为4个不同时间段的工作层,用考古学的术语,属于4个不同的地层堆积。越往洞内走,生产的设施及其显示的工艺水平越简单,而洞的尾部呈一巷道,尽头是被人为封死的。这说明,现在的洞口可能并不是当初的入口,目前所见应当是该洞采硝的尾声时期,那被封住的地方后面应该还有洞穴,一直通往它的原始入口。若照县志的说法,该洞深15华里,现有的3500米不及一半,假如真有一大半被封闭了,那因封闭而未能呈现出来的,想必应是该洞采硝的早期时段了。在朝阳洞遗留的文物中,有大量的瓷片,从纹饰上看,为自明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尚有元代的一盏油灯。假如这些都还只是属于后期采硝者留下的遗物,那早期开采的时间应该是在元代以前了。就算这只是一种推断,尚无事实依据,而仅从朝阳洞几个地层堆积分析,乾隆时期也并不是它的首次开采,只不过是由官方主持的规模最大,又于史有记的一次罢了。</p> 硝洞群内的炼硝遗址——经初步认定,这里是目前发现的古代中国最大的硝洞遗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之一。图为烟子洞内的神龛。<br> 图为炼硝设施(1)<br> 图为高观洞内的硝池<br> 图为炼硝设施(2)<br> 图为高观洞内的定硝池<br><p>老君山硝洞群组成的产硝场,无疑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大型古代火药原料生产基地。由政府主持的大规模生产,无论对于军事还是民用,都意义非凡。明乎此,重华镇上的会馆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p><h3>道观里,历史的信息在火光中闪烁</h3><p>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除火药外,其他三大发明都有具体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即使发明指南针的黄帝属于传说中的人物,不能确信,但远古的历史信息正是以传说的方式世代传递。惟有火药,迄今我们找不到具体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在道家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p> 火药在宋代已用于军事,明代趋于成熟。上图为《天工开物》里被称为“守城的头等武器”的“万人敌”,其实就是地滚式炸弹,原理类似于烟火中的“地老鼠”,敌人攻城时,燃着引信后抛掷于城下,火力冲出则八方旋转。<p>李约瑟在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中说道:“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道家能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以,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发端于道教。”事实的确如此。由于道家追求长生不死,炼丹便是他们企图达到这个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早在道教创立之前,炼丹术就已然兴起,其后的道家从早期的神仙家手中继承了这一衣钵,形成了以丹鼎修炼为主的一大流派。在道家的炼丹活动中,硝石和硫磺是经常要使用到的两种原料。当把这两种东西混在一起炼制时,一旦温度控制不当或稍有不慎触及明火,便会引起爆炸。无数次意外事故的发生,教训与经验的积累,让炼丹士们明白了,硝与磺的结合能够导致起火爆炸;因为丹丸是道家养身治病的药物,于火中诞生的药——火药的得名也就由此而来。</p> 《天工开物》对火药的配方和火器制作讲得较简单,不如明代其它兵书那么详尽。右图为硝(白)、硫(黄)、炭(黑)标本。<p>从历代道家的著述中,也记录了他们发现火药并掌握利用的经验。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道家丹鼎派的经典著作,在卷十六《小儿作黄金法》一篇中,记录了用硫磺、硝石和其他原料混合的炼金秘方。为了避免硝石与硫磺起火爆炸,历代道家又在实践中研究出了控制事故发生的“伏火”之法。隋唐之际的药王孙思邈既是一个药学家,又是一个炼丹家,在相传由他撰写的《孙真人丹经》中,就记载着用硝石、硫磺和皂角制成的具有可燃性的药方,并介绍了炼制时的多种“伏火”之法。唐宪宗元和三年(808),道士清虚子在其所著的《天上圣祖金丹秘诀》中,有一篇专门的《伏火巩法》,对“伏火”的描写甚为具体:“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两方捺,以土之,候冷取出。”孙思邈的皂角和清虚子的马兜铃,其作用都是有助燃烧,类似于木炭。这说明,最迟在唐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火药配方。道士因为是炼丹,固然需要“伏火”,若依理反推,假如不“伏火”,那就是十足的爆炸物了。</p> 上图为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分别记录了毒药烟球、蒺藜火球、火炮使用时的三种火药配方,它们是硝、硫、炭三元火药体系的完整形态。<p>确立了道家与火药的关系,再回过头来看老君山。道教在东汉末期创立于四川,自是已降,四川的道教异常兴盛。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与老君山同属龙门山脉,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区域之中,这一带历来是道教活动的繁盛地区。老君山得名的由来,便是相传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曾在山上炼丹,虽然是传说,但这至少说明了老君山与道教的深厚渊源,并且直接与炼丹有关。现在老君山上尚有4座道观,位于主峰的老君寺始建于唐代。与传说相印证,老君山的道士历来有炼丹的传统,这不仅源自道教的修炼方式,也得益于山上遍布的硝资源。有自早期以来就兴旺发达的道教,有历代传承的炼丹习尚,更有得天独厚、唾手可取的硝石,火药发明的几大要素全在这里完美地齐备,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这里就是火药的故乡。</p><h3>老街上,火药文化在民间繁衍</h3><p>重华镇上有一条老街,取名叫做“火炮街”。这条街始于何时,没有人说得清楚,只知道是古已有之。这里的“火炮”指的是烟花爆竹,街的得名,是因为这条街上以前全是制作烟花爆竹的作坊。从前这条街上住着16户专门制作火炮的人家,根据他们的姓氏,人们叫做火炮申、火炮韩、火炮罗、火炮王、火炮李……后来发展成30多个世代相传的火炮世家。这些世家制作火炮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的主要原材料火药不需要到别处购买,而是自己从采炼硝石、制造火药到做成火炮,从头到尾都由自己完成,这是别的地方难以想象的。按照镇上人的说法,自明清以来,这条街上专门从事生产和销售火药、火炮的人户达到三四百家。直到上世纪90年代,街上还有人家靠自制火药做火炮为生。在其他方面乏善可陈的重华小镇,却因为火炮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也是很耐人寻味的。</p><p>众所周知,我国火药自发明以来,在古代尤其是清朝以前,并没有在科技价值和军事应用上受到重视,更多的是在民间发展出了五花八门的烟花爆竹。由此可以推断,老君山上有着丰富的硝石资源,作为近水楼台的重华先民,一定是自古以来就跟火药打着交道。可以想见,早在清代政府大规模开采之前,这里的人就成了老君山上的采硝先驱;而一条专门从事火药制造及火炮生产的街道在尚未触及人们记忆的遥远时代便已形成,则说明这里制造火药的历史一定是很悠久的。</p><p>正因为有着悠久的开发火药、运用火药的历史,在长期与火药打交道的实践中,重华形成了自己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的火药文化。除了民间通常所见的各种烟花爆竹,重华还有一套用火药制作的特殊玩意儿——烟火架。</p><p>烟火架又可叫做“焰火架”、“烟花架”,是集爆竹、礼花和戏剧人物造型为一体的民间传统焰火工艺,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寿诞节庆及庙会等群众性娱乐活动。烟火架以一桶状木架为主体,一般直径在60厘米~85厘米,高50厘米~75厘米不等,底部和顶部为竹编,内分为若干层,最多可达13层;每层根据空间大小放置纸制人物和宫灯,底部则吊一挂鞭炮。燃放时,将烟火架挂到6米高往外倾斜的木头架杆上,点燃鞭炮的引子,鞭炮爆炸后引燃第一层底板,底板脱落便坠下一个宫灯,而宫灯底部的烟花迅即呈飞碟状旋转喷发,同时宫灯里的焰火也跟着点亮,里面的戏剧人物便随着宫灯一起旋转舞蹈;一层完毕,上一层又接着被引燃,层层递进,依次释放;最后是表示活动主题的祝福字样显现出来,80只带着火花的“神箭”相继射向夜空,或无数“飞老鼠”在60米的范围内上天入地乱窜,场面煞是刺激壮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烟火架的点火方式独出心裁,必须由专职艺人操作:点火者在30米外,用弓箭射出一枚火弹击中鞭炮的引子,从而点燃鞭炮。</p><p>烟火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有举行喜庆活动需要请烟火架者,须提前一个月预定。它的制作难度在于火药的安放和火路的密封,因为是链式结构,环环相扣,若干引火环节中如有隔离不善,便会出现哄燃无序一塌糊涂的局面。在现代焰火出现之前,烟火架无疑是民间火药应用的最高境界,它将火药的使用提升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层面。从烟火架的出现及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乃至于渗透到民俗生活当中,这里面映射出一个重要信息,即重华不仅盛产火药,而且有着深厚的火药文化积淀。而一种文化的形成乃至于结晶出绚烂的艺术之花,须得有数十代人的传承繁衍,只有在火药的故乡,才具有这样的先天条件。正因此,重华烟火架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拟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p><h3>结 语</h3><p>重华老君山硝洞群隐藏深山数百年,在无意中被重新发现,一经披露便引起了举世的震惊。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开发最久、持续时间最长的火药原料生产场所,为中国古代即大量生产火药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也为捍卫火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世界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持。从已经可以判断的生产年代,联系到火药发明的道教渊源,以及民间火药文化的悠久传承,我们有理由推测,这里或许就是火药最早出现的地方。</p><p>继2003年之后,当地政府又邀请各方专家及有关自然与文化保护组织上老君山实地考察。2006年,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第四研究室原主任王兆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等人相继来到重华古镇,踏上了老君山。他们均认为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有着巨大的文物、历史及科技史的价值,主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申遗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2006年3月,重华镇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被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重华镇所属的江油市正式注册为“中国火药之乡”。</p><h3>为什么火药发明于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或地区?<br></h3><h3>——火药起源的4个非中国假说<br></h3> <h3>1、印度说 <br></h3> <p>正:《摩奴法典》、《罗摩衍那》等古代梵文文献中的神话传说。<br></p><p>反:翻译错误,将“用火烧红或绑有燃烧物的刀剑”译成“火枪/火箭”。</p><h3>2、拜占庭说<br></h3> <p>正:关于希腊火(Greek Fire)、海火(Sea Fire)、野火(Wild Fire)的记载。<br></p><p>反:应为可燃的流体混合物,成分可能含有沥青、硫磺、石油,没有硝石。事实上,在欧洲的古代词汇中,根本没有表示硝石的词语,硝石这种盐的存在,还没有被从自然界辨认出来。<br></p><h3>3、德国说<br></h3> <br><p>正:对德国僧侣黑贝托德的记载,说汞、硫磺和硝石,混合时发生爆炸。<br></p><p>反:根本没有这个人。只是为了争夺火药发明权而虚构出来的。文献中对黑贝托德发明火药的时间、地点的说法相互矛盾,甚至对他的国籍、教派、出生地都众口不一。在一些欧洲城市,为他竖立的纪念碑已相继被作为伪造品拆除。<br></p><h3>4、英国说<br></h3> <p>正:罗杰尔.培根书信里对火药配方的记载,关键部分以秘语书写,后人曾进行“破译”。<br></p><p>反:所谓“破译”完全是捕风捉影,既没有手稿依据,也没有其他的证据支持。<br></p><p>由于国际科学史家对文献资料的集体考证,1974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对1911以来的不实说法做了修改,承认“黑火药起源于中国”。(感谢中科院自然史所潘吉星先生提供研究资料。)</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