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恩施崖居:民居文化史上的“化石标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5857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32:10 楼主

        与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内蒙古的蒙古包一样,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土家族人选择了“逐穴而居”。“逐穴而居”被称为民居文化史上的“化石标本”。崖居生活是富足舒适,还是艰难困顿?崖居生活是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还是逐渐放弃的千古绝唱?作家朱千华、孙静文等多名摄影师和图片编辑马宏杰多次前往恩施,探访了恩施的4户崖居人家,还原他们呼吸新鲜空气、饮用山泉水、自给自足的崖居生活。 恩施市城中及郊区,分布着独特的丹霞地貌,其中之一俗称“赤壁墙”,陡崖绝壁。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许多崖洞。由于砂岩质地疏松,易于修整开凿,自古以来,土家族人多以崖穴为家。与陕北窑洞民居不同的是,窑洞里可直接住人,而崖穴民居,则要在洞内重新搭建房舍。图为恩施市六角亭街道瓦店子村的丹霞崖穴民居。远处恩施市的现代化高楼隐约可见,而崖穴民居的存在,则为我们民居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生动的实例。摄影/孙树发<p>土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充满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土家文化。其中,他们中还有一部分人仍坚持天人合一、鲜为人知的崖居生活方式。直至今日,崖居仍在为我们现代生活的民居方式多样性,提供着生动的实例。这也是我不远千里前来湖北省恩施州探寻土家族崖居的主要缘由。</p><h3>崖居多修建在丹霞地貌岩洞里</h3><p>崖居,亦称穴居,系利用山崖峭壁上的洞穴作为生活居住地。可在崖穴内筑屋,亦可利用洞穴的墙壁建房子。有专家把崖居方式与远古巴人对山神的崇拜联系在一起。我觉得颇多牵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逐穴而居,完全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选择。</p> 恩施市瓦店子村村景。崖居前,是一片层次丰富、大小错杂的梯田。由于当地村民注重植树绿化,山上树林保护良好,形成了一片水源涵养林,这样,山腰崖居的村民,可以直接饮山泉水,生活废水直接流入下面的梯田。梯田可以种水稻、莲藕及其他蔬菜,形成了崖居与田园构成的立体山村风光。图为崖居村民收获红薯回家。<p>清江是土家人的母亲河。连接利川与恩施的318国道从牛栏坪村穿过,两地海拔落差接近700米。当地摄影家陈小林告诉我,目前在利川发现有人居住的岩洞,大部分属于丹霞地貌,属石英砂岩、砂岩构成的洞穴,特别是浅而干燥的岩洞,岩口下面有缓坡,可以种庄稼。</p><p>土家族民俗学家谭宗派提出,利川的崖居大部分都修建在丹霞地貌坍塌形成的岩洞里,干燥、通风,而且可以为木楼节省屋顶的建筑材料。</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