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黄石公园遗产保护:两个版本的故事

2018-3-23 16:58| 发布者: 中国国家公园网| 查看: 111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是遗产保护运动的一块圣地,是许多遗产保护者津津乐道的传奇。

殊不知,这个传奇的背后,是斗争,和斗争带来的累累伤疤。

黄石公园的斗争史,有两个版本。版本一是官家的历史,这套以建设国家公园为主题的大历史,书写着遗产保护者和破坏者的殊死战斗;版本二是民间的记忆,主题也是战斗——印第安人的生存之战。


版本一:保护与破坏的战斗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人打扫完战场,掀起了又一次拓荒浪潮。东部的居民纷纷背起行囊,向西前进,前往茫茫的西部荒原,和更为偏远的西北部森林。这是一片未知的土地。

1869年,福瑟姆-库克团队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到黄石郡。一年后,柳特南特•多恩做为军队专员随行参与了又一次黄石调查,随着他撰写的考察报告出版,黄石第一次进入到了美国历史。

1871年,是黄石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推动者是学者。


地质学家费迪南德•海登获得了铁路公司的资助,并获得国会的四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率领一支由三十四人和七辆马车组成的考察团队前往黄石。海登的团队详细考察了黄石的自然资源。海登的考察非常专业细致,最终的考察报告长达500页。随队前往的艺术家和摄影师为黄石留下了最早的一批影像。


地质学家费迪南德•海登


深度的报告以及生动的绘画和图片最终打动了国会议员。这么牛逼的地方,搁着可惜了,得保护。1872年3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法令,将黄石河周边的两百万英亩地区设立为公共公园,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了。


黄石公园很快成了联邦政府的一个麻烦。


由于没有任何蓝本可以参考,没人清楚一个由国家保护起来的自然区域应如何管理。美国政府最初尝试过派遣志愿监管员,但首任监管员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只进过公园一次。问题很简单,没钱。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国家又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痛的内战,很难腾出资金来管理这座公园。


到了1878年,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国会终于同意支付监管员每年一万美元的薪水。第二任监管诺里斯是个颇有才干和责任感的人,1877年他进驻园区时,整个公园只有32英里的公路和108英里的步行小径。而在他卸任的1882年,小径长度增加了一倍,公路总长则增加了四倍。


有了财政投入,建了基础设施,黄石的保护却开始恶化。它一跃成为了旅游胜地,也成了野生动物猎杀者、森林砍伐者觊觎的对象。在人潮、枪支、斧锯面前,监管员的保护工作杯水车薪。建园仅仅14年后,黄石公园濒临崩溃。


诺里斯曾雇过一位名叫杨特的当地人,负责监督整个园区的滥砍滥伐及捕杀动物的行为。但杨特只干了一年便辞职了,他临走时说:对付那帮滥砍滥伐及捕杀动物的孙子,只有靠军队。

杨特的建议获得了采纳。1886年, 50名军人被调往黄石公园,开始执行整顿园区的任务。纵然野生动物的猎杀活动已然极其猖獗,野牛几乎灭绝,但大兵的出现还是很起作用。短时间内,园区重建秩序。


1894年是黄石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次的推动者是记者。军队抓住了一位猎杀犯,在押送他回管理处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来自纽约的杂志记者,这位记者听了猎杀野生动物的故事之后义愤填膺,迅速赶写了一篇黄石公园内野生资源遭到破坏的报道。短短两个月中,该报道获得了全美国的广泛关注。


国会很快做出回应,制定了《国家公园保护法案》,以严厉惩罚在国家公园中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终于,国家公园有法可依了。


黄石公园的建立之后,陆续又成立了三十几处国家公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公园各自为政,直到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法案》颁布,所有国家公园被整合进统一的管理机构,这也便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National Park Service) 。


国家公园管理局


这时,距第一个国家公园的成立,已经过去了44年。


两年后,军人们完成了他们的公园管理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公园管理员制度。直至今日,在黄石公园及各大国家公园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带着军队式样帽子的公园管理员,这是百年多来遗留下的传统,也为世人展示着公园最初的那段战斗史。


回到故事的开头,1872年,咱们重新再讲一遍这个故事。这是另一个版本,上一个版本中那些伟大的遗产保护者,在这里变得面目狰狞。


版本二:印第安人的战斗


与北美大陆被“发现”一样,黄石公园的被“发现”与“保护”,都是相对美国主流白人社会而言。生活在黄石公园中的原住民,即使数百年来一直存在于这片土地上,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与黄石毫无关系。甚至在遗产管理者眼中,他们是公园的敌人。


在黄石周边生活的印第安部落有许多,有的游牧、有的定居捕猎,随处可见的温泉是他们制作食物的“炉子”,森林树木是他们搭建居所的材料。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这是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


但是,在公园成为保护区后,印第安人的捕猎行为触及了公园的保护规范,也因此引发了土著与管理者的冲突。


为了强化自己公园拥有者的地位,公园的管理者刻意忽略印第安人的存在,甚至不惜通过丑化的方式,抹杀印第安人在黄石公园的存在。——哦,印第安人好迷信,他们不敢居住在黄石公园中,因为他们视温泉作鬼神,哦,愚昧的印第安人!


尽管如此,印第安人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片区域。媒体上也陆续出现白人在黄石公园遭逢印第安人的报道:


1877年,当地的内兹佩尔塞族人(Nez Perce)为了躲避军队而选择一条隐秘路径穿行黄石公园;


内兹佩尔塞族人


1878年,一组班诺克人(Bannock)遇到了在公园内进行调查的队伍,有11名班诺克人被杀害;


同年,在黄石湖的西南方,军队与一队印第安人遭遇,在当地人已经缴械的情况下,军队继续开枪射击,造成了28名印第安人死亡。


在上一个版本中被视作遗产卫士的军队,在这里成了杀戮者。


印第安人对军队和游客的敌视与惧怕日益加深。有一次,一个由9名游客组成的旅行团与印第安部落狭路相逢,后者害怕游客将其行踪告知军队,绑架了所有游客。


冤冤相报。公园的管理者及游客对印第安人的丑化继续加深,他们将印第安人形容为“野蛮的印第安佬”。


有哪些行为被视为“野蛮“呢?


休休尼族(Shoshone)印第安人的捕猎生活,要求定期焚烧野草,以促进野生动物的食物的维持和数量的增长,这在公园管理者和游客眼中,就是破坏公园环境的野蛮行为。


休休尼族人


黄石公园野牛


最终,由于园区已经无法继续提供生存的基本保障,印第安人逐渐迁出了黄石公园地区。到了20世纪的前半段,印第安人几乎在黄石公园绝迹。


黄石公园用了半个世纪,完成了原住民的动迁工作。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政府为了吸引旅行者,又开始极力开发以印第安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项目,最典型的是定期在园内举行的印第安人庆典和仪式表演。


1925年,一部分休休尼族人参加了公园西门的开门庆典;一组克劳人也被邀请进园,身着传统服装,进行追逐水牛的表演。


用今天的术语,这算是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


但是,在利用印第安人文化的同时,政府还是不愿正式承认印第安人在黄石的历史。1927年,一组克劳人在蒙大拿州表演“盛装假面舞会”,当他们申请在黄石公园内进行演出时,却遭到了公园管理者的拒绝。


管理者的担心是:这种表演会让人“误会”印第安人与黄石公园有什么关联。


然后就是大萧条,二战,婴儿潮……


民权运动!


1961年,黄石公园首次正式承认了印第安人与黄石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们现在认为,黄石公园地区对印第安部落来说或许并不是一种禁忌地区,这些部落在史前时代开始便在公园西北部有了大量的生活踪迹。在过去数年中搜集的文献证实,其中许多部落都是这片伟大地址区域的长久定居者。”


如今,每年夏季,黄石公园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印第安文化表演,这些被称作巫术仪式(powwow)的表演,成为了黄石公园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即使在今天,印第安人仍旧不被认为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1997年,寒冷的冬季导致大量的水牛从黄石公园迁出,当地政府以“水牛将牛布氏杆菌传染给人工饲养的牲畜”的借口,不顾印第安人的反对,捕杀了1100头水牛。 。


在印第安人看来,这次捕杀水牛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的主流白人文化对印第安文化侵犯的一种延续。在他们眼中,代表印第安符号的水牛被屠杀,也象征着自身文化遗产的凄惨命运。


上面两个版本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我想说的是,遗产保护,就是各种人和各种人在战斗,是战友还是敌人,取决于你的利益在哪里。


有些打着“遗产保护”旗号的人,是一些人心目中的英雄,却是另一些人眼中的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