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阿万仓的天空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7990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14:41 楼主

         <p>人和人遇见需要契机,与某个地方相遇大概也需要。</p><p>我第一次知道阿万仓是在网上无意间搜索到的,然后就开车去找,却遇大雪封了道路,根本进不去。待到第二年夏天,我们终于相见了。</p> <h3>黄河首曲</h3><p>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肃省玛曲县,有一个即使热爱甘南风情的人也很少留意到的地方——阿万仓。</p><p>阿万仓是一个有 6000多人的乡,乡政府在曲麦洒桑。在一条并不长的土道上,两旁排列着商铺,道路上不时有穿着藏袍、骑着马的乡民,和车辆一起混行于街上,让我恍惚间觉得正置身于上世纪的西北边陲。</p> <p>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迎接了九曲黄河的第一弯。黄河从巴颜喀拉山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形成了433公里的“九曲黄河第一弯”,成就了阿万仓。</p> <p>因为偏远,美丽的阿万仓少有人知道,也少有人打扰。从玛曲县城出发去阿万仓的路很不好走,要翻好几座山,50多公里的山路要颠簸3个多小时,这两年虽然路修得好些了,但也要看你跟它有没有缘分。</p><p>这注定是个神奇的地方,有着最自然优质的牧场、最安静的河流和湿地,它们在广袤的大地上随意安家。夏天,这里是黄河的蓄水池;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时,阿万仓就与外界隔绝了。</p> <h3>湿润的阿万仓</h3><p>黄河在阿万仓形成了多如牛毛的小河流,阿万仓因此显得非常湿润。曾有人写过一首描写阿万仓的诗,“这里,草,牦牛,和几匹陷入冥想中的马,都像被一双潮湿的大手刚刚抚摸过”。</p><p>阿万仓的美离不开贡赛尔喀木道。贡赛尔喀木道位于阿万仓以南,是以西北的贡曲、赛尔曲、东面的道吉曲汇合处为中心的盆形草原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这三条发源于雪山的河流平静地汇聚到一起,给这片土地添加了更多优美的线条。</p> <p>这里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湿地,是黄河上游“若尔盖——乔科”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山岭环绕,河岸较低、河水较慢,形成很多湖泊和沼泽,牧草丰美,有北方的阳刚也有江南的清柔。</p><p>虽然是草原湿地,海拔也有3000多米,所以来这里旅游的人千万别掉以轻心。我属于比较壮实的人,有时候都会有些许不适。</p> <p>历史上,贡赛尔喀木道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生态意义,还在于它险要的地势。拉日玛峰和沃特峰隔河对峙,像贡赛尔喀木道的南北门户,谷深狭长,是通往陇南、川西和青海的咽喉要道,也成了自古兵家必争之地。</p><p>也因此,这里很久之前就有“欲得河曲,先占贡赛”的说法。</p> <h3>撒龙达</h3><p>在一座小山上,一个男子在撒龙达。撒龙达的场面在这里很常见。龙达是藏传佛教祭祀各种神灵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吉祥如意,或是祭祀亲人。</p><p>和汉族人沿途撒纸钱类似,他们一般会在垭口等地方撒龙达。还有一种说法是,龙达必须由男人来撒,他们要趁清晨登上高山,边抛边高呼:“龙达、龙达、龙达……”</p><p>那场面真是壮观,使人不由地心生敬意,肃穆观看。抛撒龙达时各色方纸在空中翻腾,被晨风带着飞向远方,仿佛真能带去一些东西。</p><p>龙达有纸制和布做的两种,纸薄薄的,两寸见方,颜色为白色或较暗的红、黄、绿色。上面印有图案和经文,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着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龙、鹰、虎、狮四种动物。</p><p>在藏族文化中,图案上的动物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龙象征繁荣,鹰象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虎象征身体,狮象征彪悍英武的精神,马象征灵魂。</p> <h3>贡华一家人</h3><p> 一天下午,我们走进牧民贡华家里。他的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微笑。贡华家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如今有100多头牦牛、10匹牧马,4只凶悍的藏獒在四个方向守护着他们的家园。</p> <p>主人贡华带我们去附近看看。一来到贡曲河,孩子们便跳进河里嬉戏,他们则在岸上微笑地看着。</p><p>但凡是牧民,对这里感情都很深。贡华抚摸着脚下的草说:“这是草原上最好的草,没一根杂草。”</p> <p>还有牧民在湿地中采集药材。草原上药用植物很多,有冬虫夏草、水母雪莲、红景天、列香杜鹃等20多种。</p><p>牧民们在这里安家,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比如肥美的牧草和纯净的雪水,当然,还有蓝天和大地。</p> <p>这片湿地养育了河曲马。河曲马亦称乔科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这也是一个古老的马种,历史上曾称之为吐谷浑马。</p><p>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了一方马。汉朝时,朝廷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引西域的优良马种在青海一带放养,这些马的后代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汗马功劳;蒙古大军南征大理时,忽必烈也在水草丰美的河曲地带大量放养军马。</p><p>太阳正好,孩子们骑在马背上,动作利落、娴熟。牛、马就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贡华指指四周和亲人,说,这就是我的日子。</p> <h3>山坡“巨石阵”</h3><p>唐蕃时期,连接拉萨至长安(今西安)的“唐蕃骏马之道”和“茶马古道”都从玛曲经过,所以这里有很多因藏汉文化交流撞击而出的遗迹、寺庙,它们遍布玛曲草原。</p><p>在玛曲县城正北方4公里处,有一处吐蕃大臣噶?伊希达吉遗城,就在半山腰,规模很大,很有“巨石阵”的气势。站在更高处,还能看见山下的整个玛曲县城。</p><p>约公元815年到836年,噶?伊希达吉被派往多弥卫(卫府设在河曲)收税,一度逗留玛曲。然后,他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小型城堡居住,遂留下遗迹。</p> <h3>湿地中的寺院</h3><p>再往山上走,便是玛曲境内建造最早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察干外香寺,又称卓格尼玛外香寺。</p><p>这座寺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拉卜楞寺院108座属寺之一,1790年后迁到这里。就在这样不起眼的寺院里,竟珍藏着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一部,墨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五部,还有《嘛呢全集》等佛经著作千余卷。</p> <p>柔和的阳光铺满草甸,僧人的诵经声悠长、洁净,让人心安。</p> <p>在黄河岸边,还有一座金顶红墙的宁玛寺院,在草原上格外耀眼。</p><p>宁玛寺的喇嘛们与黄河相依为命,他们在河边洗衣、诵经,守护家园一般守护着阿万仓的湿地、玛曲的草原。在阿万仓的天空下,星星点点都是难以割舍的生活。</p><h3>【摄影师简介】</h3> <p>孙静文,《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2005年完成自驾西藏之行,从此校正了人生坐标,端起相机开始神州之旅。</p><h3>【摄影师手记】</h3><p>我一共去过两次阿万仓,最怕的就是当地的藏獒。有一次,四条藏獒同时围攻我,我狼狈地逃回车里,刚关上车门,藏獒就扑到窗户上了,多亏车窗是自动升降的。即使这样,还是把同行的两位女作家吓得一阵惊呼。藏獒们还不死心,没咬着我,就对着车的轮胎一阵猛咬。</p><p>后来,遇到有藏獒的牧民家,向导就不让我们下车。他说:“我也怕这里的藏獒,小时候我几乎每年都会被它们咬伤,产生了心理阴影。”有时候我下车拍照,他就躲在车里不出来。</p><p>而对牧民来说,这些凶悍的动物却是家里的一份子,有它们在,生活就会比较踏实。能让人踏实就是好,他们的想法很简单。</p><h3>【行笺】</h3> <p>交通</p><p>阿万仓乡位于玛曲县西部,平均海拔3501米,乡政府驻曲麦洒桑,距玛曲县城54公里。玛曲县城去往阿万仓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时间也不是很固定,所以去阿万仓最好自驾,一路会方便些。自驾可以走县城至阿万仓的s313,以前是土路,现在路况有所改善。</p><p>去往各个地方最好可以结伴而行,因为甘南很多地方人迹罕至。有些景区实行淡季免门票政策,比如黄河第一弯(旺季门票20元),比较划算。</p><p>食宿</p><p>好一点的食宿条件还是在玛曲县城里。县城里宾馆、酒店较多,比如甘南香巴拉大酒店,设施和交通都不错,一般价格在200到300元一晚。便宜点的还有吉祥旅馆,20元/床位,首曲宾馆、玛曲宾馆等,最便宜的36元/床位。黄河村旅社也比较便宜,而且还有玻璃房子,冬天还可以坐在里面尽情享受阳光。</p><p>如果在当地牧民家里作客,最好可以带些小礼物。夏季在草原上宿营时,一定要燃篝火。</p><p>甘南的藏包子很有名,相传最早的藏包子是以当地特产青稞面为皮、牛羊肉为馅蒸制而成;现在则以白面为皮、以羊肉为主馅,加适量羊板油,调以葱花、酱油、味精、花椒水等佐料,蒸制而成。</p><p>节庆</p><p> 夏季,玛曲有一些传统庆典和体育活动会在草原上举行,比如四月十五的娘乃节、六月六的莲花山花儿会、六月十五的插箭节等。节庆期间,牧民们还会举办赛马会、大象拔河、赛牦牛等民族活动,非常热闹。</p><p>注意</p><p>去甘南旅游的最佳时间是7月底,那时甘南格桑花会开遍草原、公路边、梯田上。而且,7月的玛曲早晚凉爽,中午虽然暴晒,但不闷热。</p><p>出发时最好准备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甘南气候多变,注意摄影器材的防雨、防尘。</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