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从漠河到广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7789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05:06 楼主

        2010年,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早在7月2日就已进入事实上的秋天,而广州10月26日才入秋。从漠河到广州,途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浙闽丘陵,在这些完全不同的地区,秋天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 北京:红叶红似火<br>北京的秋天让很多人着迷,可以赏红叶是其中原因之一。可以赏红叶的树种如黄栌等,入秋后红得像火焰一般,霜后呈深紫红色,一树一景,树树不同,合成一片,百看不厌。摄影/唐志远<h3>漠河 北极村的中秋节</h3> 大兴安岭:秋季采蘑正当时<br>蘑菇是大兴安岭的特产之一,最佳采摘时间是秋季。一场秋雨过后,草丛中、树根下会钻出一簇簇的蘑菇,有榛蘑、青蘑、草蘑、滑蘑、松蘑等等,种类繁多。摄影/王彤<p>早听人说:北方的风不进门。我一直以为,北方的风真是有情有意,到漠河才知道,商厦店铺及私人住宅,入秋以后都关门闭户,风想进也进不去。由于此,外面冷冷清清,看不出里面正在营业、正在生活,直待推门而入,才见热热闹闹。一些路边小店,都在门口停辆车,店主坐在车里,见来人,将车门一推:“要买东西吗?” <br></p><p>漠河县城距北极村84公里,每向里深入一步,风便硬一分,天气便寒一层。雪在两天前下过,大兴安岭很有节制地起伏着,高高的樟子树、落叶松和白桦树上,雪尘茫茫,如梨花盛开。我在秋天里到了漠河,却错过了漠河事实上的秋天:蓝莓已经下树,大豆悉数归仓,农家外墙上,挂着黄澄澄的玉米,田野边,庄稼看护人在撤掉帐篷,将床凳及锅碗瓢盆搬上马车,准备回家。一个南方人对季节慢条斯理的应对和模糊感知,太容易把北方的秋天错过。<br></p><p>北极村地处黑龙江上游南岸,是中国最北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我去的当夜,气温降到零下9℃。好在可以烧炕。到北极村次日,是中秋节。中秋节并不能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节奏,该干啥干啥,该吃啥吃啥,但超市里的月饼在快速脱销,江面上缭绕的轻雾里,也有了节日的氤氲。</p> <p>2010年入秋时间:7月2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6—25℃</p><p>10月23日(霜降)温度:-4—0℃</p><p>植被群落:寒温带针叶林,以兴安落叶松为主,间有樟子松,林下灌木有兴安杜鹃、榛子、毛榛等,还有常绿的伏地灌木越橘与杜香等。</p><p>秋色特点:入秋早,9月初就降霜,是中国树叶最早变黄、最早出现黄洒满山、金针铺地之景色的地方。山色绚烂,厚重瑰丽,但秋景极短。</p><p>物产:当地林下遍布的笃斯越橘可以称为“大兴安岭的蓝莓”,其果实墨蓝,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近几年,也引入了原产欧洲的蓝莓,两者都是越橘属植物。</p><p>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制</p><h3>呼伦贝尔草原 “爬子”养精蓄锐的秋季</h3>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移动风景<br>呼伦贝尔草原是天下闻名的优良牧场,自古以来盛产名马,三河马是其中的佼佼者。20世纪初叶,呼伦贝尔本土的蒙古马接纳了外国良马的血统,从而培育出三河马这个优良品种。秋天的呼伦贝尔,莫尔格勒河水色澄净,遍地金黄,猎猎骏马成群放牧,像在草地上移动的风景。摄影/郭伟忠<p>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波涛涌动的海。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蜿蜒而去,清洌洌的,直视见底。敖包山上的高塔,在阳光下白得晃眼。数十公里之外,是牧民零散的定居点,都是白色的房子。我敲开了一家的门。这家主人名叫巴特尔(蒙语,雄鹰的意思),见来了客人,立即给我倒上一杯白白的奶茶。他家养着50多头牛、100多匹马和1000多只羊,牛、马及绝大部分山羊和绵羊,都放到远处牧场去了,家门外的草场上,只有70余只公羊在啃草。他们把公羊叫爬子,是不太尊重却格外形象的称谓。巴特尔说,秋季和整个冬天,爬子养精蓄锐,到了春天的某个时候,将它们统一赶进母羊群,统一交配,统一怀孕,到时候统一接羔。他家一次要接800来只羊羔,那几天,羊的产房里,羊羔雪花一样飘落。羔子长到秋天,每只有30斤左右,售价500余元,那时候,钞票又像雪花一样飘进他的怀里……我跟主人站在门外拉话,爬子们旁若无人,专心啃草。它们悬垂的硕大睾丸,显示出非凡的生殖能力,也预示着来年的又一个金秋。<br></p><p>迟缓的春天到来之前,牲畜都以秋草为食。这里的草多销往韩国和日本,我在公路上走,时常碰见一些大卡车,装了满车草捆奔赴远方。<br></p> <p>2010年入秋时间:7月3日<br></p><p>8月7日(立秋)温度:12—26℃<br></p><p>10月23日(霜降)温度:-7—0℃<br></p><p>植被群落:由森林向草原过渡,岭东为半湿润地区,主要为兴安落叶松林,即大兴安岭林区,岭西为半干旱地区,多为由贝加尔针茅、羊草组成的半干旱草原,即呼伦贝尔草原。在森林与草原过渡的山麓地带,生长着稀疏的白桦林。<br></p><p>秋色特点:草原、草原森林、森林,皆被秋风吹黄,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呼伦贝尔境内的大兴安岭之树木披上了金黄色,仅仅残留些许绿意。<br></p><p>物产:甘草、草原白蘑、三河牛、蒙古羊、苜蓿以及针茅等120种牧草。<br></p><p>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制</p><h3>通辽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h3> 内蒙古:瓜子与“籽瓜”<br>我们常吃的黑瓜子,是从名叫“籽瓜”的瓜中剥出的。籽瓜是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由于沙质土壤的透气作用,内蒙古河套地区出产的籽瓜产量高、籽实品质好。摄影/杨孝<p>进入辽河平原西端的通辽,便进入了东北与华北的交会地带。风不再那么割人,气候也不再那么凛然,这里被称为“内蒙古粮仓”。正是分外忙碌的收获季节。“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深绿色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野上驶过,形成最饱满最壮阔的秋声。庄稼被机器“吃”进储备仓,储备仓装满,再停车放粮,农人牵着口袋,把粮食接住,便是很干净的籽粒;随后,将口袋搬进村庄,一年的辛苦,便有了沉甸甸的回报。</p><p>农人依赖机器,却也防备机器。收割机一天能割3垧多地,比人工要快十数倍,但不是所有农人都愿意用它,即便栽种了大片土地,也情愿多流些汗水,手工操作。这其中有个道理:收割机都是把壳搅碎扬在田里,但农人希望把藤和秆留下,冬季喂牛。</p><p>粮食丰收了,大白菜更是产销两旺,价钱几乎比去年翻了一番。这与韩国的泡菜危机有关。大白菜是这片土地上最盎然的绿意,绿了田野,也绿了人们的饭桌。白菜丰收的季节,通辽人爱吃“打饭包”:选张巴掌大的白菜叶,铺在桌上,抹上大酱,撒上葱花,再将焖好的高粱或豆儿饭舀上一勺,把菜叶四面提起,成一个饭包,坐在炕上盘腿而食。据说,有的人家能一连吃上半个月。</p><h3>北京 香山的红叶</h3> 北京:金灿灿的银杏树<br>银杏树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一古老的树种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类喜爱。秋天北京的红叶最出名,但北京人似乎更喜欢金灿灿的银杏树。每到晚秋时节,就会看到大批北京人在地坛公园、钓鱼台、北大等银杏树集中的地方聚集,赏银杏叶、踏银杏落叶,照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人们争相拍照留念。很多著名摄影师也会前来拍照,这幅就是其中的佳作。摄影/朱恩光<p>“秋高气爽”这个古老的成语,到北京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疆土。郁达夫先生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北京秋天的怀念深入骨髓,那是因为,四季之中,北京冬冷夏热,春天又可能遇到沙尘暴,唯有秋天,才通透舒阔:天蓝得一泻千里,大地缤纷,色彩富丽。</p><p>如果是外地人,说到北京的秋色,首先会想到红——八达岭和香山的红叶,早已名满神州。八达岭的海拔比市区高出500多米,观赏红叶正当时,纷至沓来的游客,站在岭上,只为那气势磅礴的红色丛林;因地势及风向和日照的细微差异,红又分出若干层次,嫩红、粉红、浅红、深红,还有实在没法形容的红。在秋天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语言的苍白显露无遗。西郊的香山,因距京城只有20公里,去的人更多,更频繁。我去的那天,游人如织,人在红叶的海里穿梭,红叶在风中鸣响,如同鼓掌欢迎,那情形,真不知是人看红叶,还是红叶看人。不少贩子将红叶摘掉,装在袋子里兜售,购者甚众,给人的感觉,仿佛上香山不是看红叶的,而是买红叶的。</p><h3>烟台 栖霞苹果之都</h3> 烟台:苹果中的极品<br>很多人喜欢吃苹果,西方有一句谚语“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可见其营养之丰富。烟台苹果色泽鲜艳、清脆香甜,闻名中外。烟台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栖霞苹果是烟台苹果中的极品。摄影/杨孝<p>车窗之外,满眼青绿。树如此,玉米地亦如此。玉米使黄河下游的齐鲁大地,形成碧海似的青纱帐。往往就能看见一个农人,背着手,静静地立于田边地角,笑眯眯地望着玉米地的深处。庄稼不是自己成熟的,是被农人的眼睛看熟的。</p><p>山东盛产粮食,也盛产水果。山东水果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烟台栖霞的苹果。栖霞是“中国苹果之都”,果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我在烟台下了火车,便乘公交车直奔栖霞。其时是上午10点刚过,虽只照着花花太阳,还有风,却感到有些许热意。烟台北濒渤海和黄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秋天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公交车上,我跟栖霞某公司职员闲聊,听说我去看苹果,他便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栖霞苹果的好处: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香脆可口、营养丰富……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亚当和夏娃当年就是吃了栖霞苹果,才懂得了辨别善恶美丑。这当然是玩笑话,不过,他对家乡苹果的那份喜爱和自豪,让人动容。</p><p>栖霞苹果种类很多,以红富士栽种面积最大,也最为人所知。跨过白洋河桥,走出市区,立即就能见到果园。眼下,果农们多已除掉防止苹果在生长期发生果锈和裂果而套上的纸袋子,果实已经着色,随便往哪里一站,举目望去,绿叶中无不是红光闪烁,像里面隐藏着数不清的少女,含羞带娇又意绪切切地露出自己的好脸。那些向阳坡上的苹果成熟早,已从树上下来——他们用了一个词,叫“下来”,好像苹果是骄傲的公主,是需要请的;公路边,堆积着包装好的苹果箱,明显是准备发往外地。</p><p>但让人奇怪的是,栖霞城区倒是很少有苹果卖,这比如身边有好山好水,都让外地人去游览,自己近水楼台,根本不用急。我在城里走了三条大街,才终于寻到一个小贩。她只挎了一篮子苹果。我称了两斤,咬一口,心里一酥,叫声:“好吃!”我吃下的,不仅是苹果的果肉,还有苹果的亮度和色彩。</p> <p>通辽:</p><p>2010年入秋时间:9月7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15—29℃</p><p>10月23日(霜降)温度:6—11℃</p><p>北京:</p><p>2010年入秋时间:9月17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22—30℃</p><p>10月23日(霜降)温度:12—16℃</p><p>烟台:</p><p>2010年入秋时间:9月19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19—27℃</p><p>10月23日(霜降)温度:11—19℃</p><p>郑州:</p><p>2010年入秋时间:9月18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25—30℃</p><p>10月23日(霜降)温度:8—22℃</p><p>植被群落:暖温带阔叶落叶林,都以辽东栎、蒙古栎等落叶树为主要树种。北京有大量黄栌,观赏香山红叶,赏的就是黄栌。在干旱的阴坡还生长着大面积的油松林。</p><p>秋色特点:这4个地点入秋后逐渐开始落叶,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景可谓繁华。</p><p>物产:通辽有红小豆、打瓜籽、荞麦;北京有京白梨、红果、磨盘柿、板栗、核桃;烟台有红富士苹果、莱阳梨等特产水果;郑州有红枣、石榴、樱桃、柿子等。</p><p>耕作制度:两年三熟</p><h3>合肥 稻浪滔滔</h3><p>长江中下游平原约20万平方公里,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是长江三角洲、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及皖中平原的总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合肥市,因东淝水与南淝水在此汇合而得名,地处皖中平原之上、长江淮河之间,濒临巢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超过15℃。</p><p>合肥农业发达,境内多为长期水淹缺氧、适宜种植水稻的水稻土,因而水稻栽种面积最大。高天之下,环顾四野,稻浪滔滔。9月中旬过后,稻子便陆续进入收割期。今年7、8月间,合肥遭遇多年未遇的高温热害天气,收期比往年又略有提前,农民翻晒粮食的情景,随处可见。</p><p>但市区西郊的蜀山区和南岗镇等地,稻子还挨挨挤挤地站立着,金黄的谷穗,深深地垂着头,风吹来,纹丝不动,只隐约听见风的声音,闻到沁人心脾的香气。蜗居在城市里,我已多年没闻到过田野上的稻香了。那香气绵密、宽阔,能把人带到远处,想起了我们开疆拓土的祖先。</p><p>在一马平川的合肥,手工劳作只是遥远牧歌愈颤愈细的余响。他们大都实行机械化收割。在稻田中选定背阴的几株,摘下谷粒,放在齿间一咬:“嘭!”就知道稻子熟了,机器便轰鸣着驶进田去。</p><p>在南方,凡有水(浅水)的地方都可种荸荠。合肥人把荸荠叫蒲秋。挽上裤腿,赤脚站在泥地里,弯下腰,就能把荸荠抠起来。这种弯曲的姿势,这种脸和果实的面对,倒能表达农人和土地的基本关系。抠起来就能吃,怎么吃法,有首童谣说得生动有趣:“荸荠有皮,皮上有泥。洗掉荸荠皮上的泥,削去荸荠外面的皮。荸荠没了皮和泥,干干净净吃荸荠。”</p><p>凡有水(深水)的地方,都可种菱角。合肥沿巢湖的8个乡镇,差不多遍种此物。菱角有“七菱八落”之说,是指农历八月中下旬过后,菱角不采,就会脱落水中,因此,眼下正值收期。巢湖阔大的水域里,真可谓“碧花菱角满潭秋”,男男女女戴着草帽或竹笠,坐在或形如澡盆、或大如黄桶的菱角盆里,嘻嘻哈哈从水路划过去,翻开菱盘,把躲在叶下水中、颜色各异的尖尖菱角摘掉,反手扔进盆里。那水路呈宝蓝色,如绸缎铺就,风起处,桨过处,水不惊不诧,只轻轻漾开,又迅即合拢,一副雍容典雅气派。藕塘菱池里的人生,本就是华丽而铺张的人生。</p> <p>2010年入秋时间:9月22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27—35℃</p><p>10月23日(霜降)温度:17—21℃</p><p>植被群落: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麻栎、槲栎等落叶树为主,中间夹杂一些常绿树种,如青冈等。</p><p>秋色特点:由于森林茂密,树叶宽大,落叶树的叶片凋落之后,在常绿树种的映衬下,景色十分漂亮。</p><p>物产:水稻、茶叶、菱角、荸荠等。</p><p>耕作制度:一年两熟</p> 江西婺源:景不醉人人自醉<br>婺源的乡村一年四季总是美的,秋景更是醉人。远山近坡,红叶竞相争艳,灰白的民居与红叶交相辉映,风光别样。摄影/黄丰<h3>长沙浏阳金橘进山采</h3> 长沙:采藕人与莲藕<br>藕是公认的秋冬滋补之物,生熟皆可,老少皆宜,无论南北方,都深受欢迎。秋季是莲藕收获的重要季节,采藕人的工作也特别辛苦。莲藕最长可达1.5米左右,由于深埋在淤泥中,每一根莲藕都需要采藕人用力气和技巧从淤泥中刨出。摄影/孙淼清<p>在火车上一觉醒来,当空气中飘来一股咸腥气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是到鱼米之乡了。包括长沙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单是流经长沙的河流,就有长沙的母亲河湘江及包括浏阳河在内的15条支流。长沙是典型的山水城市,位于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四季分明,秋季多旱,气温比合肥又高一些,城里穿外套的很少,多着单层长袖衫。</p><p>长沙下属四县市之一的浏阳市,金橘十分有名。其产地,多在浏阳境内海拔1300多米的连云山上,冬天的寒流、夏天的热浪都难以侵袭,加上“山深土满,遍地沃壤”,构成了金橘生长发育的天然小气候,使之品质优良又产量很高。我随便数一枝,细细的枝条上,竟簇簇地挂着8个。枝条这小小的母亲,禁不住让人心生怜惜和敬意。金橘的采摘和销售很有意思,听果农说,不是摘下来卖,而是收购者进山去,选上哪树摘哪树。</p><p>浏阳金橘虽好,可因为长沙有一个橘子洲,它似乎便显得暗淡了。橘子洲又称橘洲、水陆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垂柳护堤,绵延十里。从火车站乘公交车去太平路,上湘江大桥,从桥中心一条专用支线下去,就可直通岛上。眼下,洲上3800余株橘树,果实累累,果子还跟叶片一样青绿。平缓浩大、袅袅凌波的湘江水,把这片绿洲以及对岸的岳麓山,映衬得格外醒目。橘子洲和岳麓山,本就是长沙的两粒眼珠。</p> <p>2010年入秋时间:9月22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26—34℃</p><p>10月23日(霜降)温度:15—23℃</p><p>植被群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樟、楠等各类常绿阔叶树和马尾松、柳杉、油杉等常绿针叶树为主,林内还有少量枫香树及山乌桕、赤杨叶等落叶树种。</p><p>秋色特点:稻浪飘香、橘满枝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常绿阔叶林之绿色的映衬下,秋霜染红的枫香、山乌桕格外醒目。</p><p>物产:盛产蜜橘、麓山南橘、浏阳金橘、沩山毛尖、高桥银峰、东山辣椒。</p><p>耕作制度:一年两熟</p><h3>广州 被忽视的秋天</h3> 广州:这里的秋天静悄悄<br>广州的秋天十分不明显,处处花开,处处叶绿,跟北方的差别可谓相隔天地。秋天的广州人照样穿得很单薄,在街头悠闲地漫步,夜晚在街边纳凉、畅饮冰啤酒。摄影/张展<p>秋天在大地上奔跑,可到广州,它却停下了脚步。它就像一只候鸟,从漠河起飞,跨越30个纬度,经过3300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这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乐土。而找到乐土之后,它却发生了变异,变得不再是那只鸟了。</p><p>太阳依然那样毒辣,紫外线依然那样强烈,短袖短裤和无袖连衫裙,依然漫天飞舞,脚上依然穿凉鞋,屋子里依然开空调吹冷风,女人出门,依然带遮阳伞、抹防晒霜,公园的绿地,依然油绿葱翠,甚至催生嫩芽,街头巷尾,各色花朵依然尽展芳容……广州的秋天是一个近乎虚拟的概念,是四季中的一个空缺。即便存在,它的到来也无痕无迹、没有预兆:去上班的路上还热气扑面,可没走进办公室,突然,啪地一声,天冷了,冬天到了——那已经是11月份的事了。<br></p><p>然而,正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大自然分出了四季,每个季节就都有每个季节的密码,也都有每个季节的担当。广州同样如此。不同的只是,别处的秋天一目了然,广州的秋天却需要细心寻觅,细心体味。进入10月,你会发现,紫薇花慢慢凋谢,偷偷地结出了果实;夹竹桃花不再那么繁盛,色泽也不再那么逼眼;木棉的叶子也已开始泛黄。<br></p><p>雨也很少下了。雨水一少,便显干燥。早上起来,会觉得特别渴,想喝杯蜜糖水。汤里煲的食物,也与往日有了不同:这时节,广州人喜欢煲猪肺汤,润体去燥。走进服装店,会发现店主推销的,已不再是短袖短裤或无袖连衫裙,而是长袖衬衫之类。只是在外地人看来,长袖衬衫算不得秋装,就是广州人自己,很可能也这么看,因为在冬季的太阳天里,他们就是这样穿着,大不了,再懒心无肠地加件薄毛衣。<br></p><p>广州的秋天就是这样被忽视掉的。 <br></p> <p>2010年入秋时间:10月26日</p><p>8月7日(立秋)温度:25—34℃</p><p>10月23日(霜降)温度:20—29℃</p><p>植被群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树、小叶榕、鸭脚木、朴树、铁冬青等常绿树种很多,林中有刺果藤、小叶买麻藤等藤本植物。也有少量枫香等落叶树种。</p><p>秋色特点:秋天十分不明显,路边的紫荆花粉红色的花朵四季不断,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雨水渐少。</p><p>物产:荔枝、龙眼、沙糖橘、枇杷等水果,蝴蝶兰等花卉。</p><p>耕作制度:一年两熟</p> <p>罗伟章</p><p>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不必惊讶》、《磨尖掐尖》、《大河之舞》,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等。曾获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介到英、韩等国。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h3>秋之物产 马铃薯</h3><p>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在马铃薯没有世界通用的名字之前,在各国,马铃薯有很多有意思的名字:意大利人叫它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等等。在中国,山东鲁南地区叫它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安徽部分地区叫它地瓜,东北叫它土豆,广东和香港则叫它薯仔。<br></p> 摄影/孙歧岑<p>马铃薯起源于南美,马铃薯文化已有8000年的历史,比水稻文化还长1000年。但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马铃薯耐寒、耐旱,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种植,不过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都是大产区,但从种植面积上看,甘肃定西、内蒙古乌兰察布和黑龙江齐齐哈尔是目前国内三大马铃薯主产区。</p> <p>马铃薯的种植方法比较独特,一般都是切下块茎上的“芽眼”直接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育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p> 摄影/李显国<p>目前我国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非常多,仅东北就有近百种,如大西洋——表皮有轻微网纹,淡黄皮白肉,适合炸食,是国内生产薯片的厂家首选原料薯;中薯3号——薯块大小适中,顶部呈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维生素C含量高,口味较好,适合作鲜薯食用;合作88——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特大薯块呈长筒形,表皮光滑,红皮黄肉,适于作淀粉及薯片,等等。这两张图展现的就是东北收获土豆的情景。</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