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她是一位知道进退的女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7394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04:18 楼主

        如果让她的队友回过头来看她最初的表现,大家实在想不起这个柔弱的女子是如何迸发那么大的力量。攀登卓奥友期间大家一起出发,通常没走多远她就跟不上了,走得有多慢呢?其他队员花2个多小时,她却走4个多小时。适应性训练的时候,到海拔5200米的ABC营地,其他人大约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了,她却走了5个多小时。她常用“崩溃”二字来描述当时的情形:“眼望着营地,就是走不到。” <b>2011年1月<br>南极文森峰</b><br>相对于8000米级的山峰来说,海拔5140米的南极文森峰的风险要小得多,攀登者只要克服风雪坏天气,登顶就很容易实现。当然,科学的登山方式是最大的保障,为了应对不确定的因素,在登山过程中,节奏差距较大的队员通常都被分队行走,分组攀登,以更大程度保证安全。登顶归来的王静说,南极的雪山云雾缭绕,蓝天和白云之间还夹着彩云不断变幻,根本分不清楚哪里是云海哪里是南极冰盖,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她们在那里感受到了南极的冷酷绝景之美。<p>适应性训练的时候,由于高反和受寒,她两次高烧,疲惫不堪,几近崩溃。有天晚上,当她费尽力气走上海拔6200米的一号营地时,她的血氧含量降到了42(血氧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从肺部吸入后氧就经毛细血管进入到血液中,由血液传送给身体各部位器官或细胞使用。血液中含氧量越高,人的体能就越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般情况在海拔6000米左右血氧含量应该不低于50才算基本正常,也就是说,如果这时睡着了,就有可能永远都醒不过来了。队友赶紧帮她换上了高山靴,然后牵着她在营地里慢慢地转圈,晚上,队长准备了氧气守候在帐篷里,每隔一会儿他就会叫醒王静,让她喝水,以缓解高原反应。</p><p>次日王静参加了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的适应性训练,从海拔6200米到6800米,两者相距不过600米。因为浑身没有力气,而且当天还要回到海拔5200米的ABC营地,这天她只坚持走了1个半小时就往回下撤,从海拔6200米营地下撤到ABC营地用了漫长的6个小时。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刚刚赶到ABC营地的王石——中国商界大名鼎鼎的探险家。在饱尝登山之苦的王石眼里,王静分明“就是来捣乱的”。</p><p>但是接下来她的行动让人刮目相看。从海拔5200米的ABC营地到海拔6200米的一号营地,比平时少用了3个小时。不过对她来说,困难还没过去,从海拔6800米的二号营地到海拔7300米的三号营地时,她再次被强烈的挫败感折磨。这是冲顶前最短的一段路程,正常的话大约5个小时可到。可是她出发不久又被其他队友陆续超越。向导好像对她失去了信心,他默默地坐在上面的雪地里,看着她一点一点地移动,还不断地摇头。向导扎西的举动让她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她费力地走到向导跟前时,向导突然说话了,他说:“你如果能在一小时内到达上面的小山坡,然后再花2小时走后面相对容易的路程,就能到达营地,这样明天才有可能冲顶。如果不能,我们必须马上下撤,否则天就黑了。”“能。我一定能上去,”王静请求似地看着向导,“不过,我可以吸氧吗?”</p><p>半小时后,氧气从海拔7300米的三号营地带了下来,王静在海拔7200米处戴上了氧气,最后花了两小时到达了海拔7300米处的三号营地。所有的队员此时早已在帐篷里休息了。</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