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怎样才能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2015-6-9 23:46| 发布者: 中国国家公园| 查看: 224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记者
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如果要全民共享,就应该尽量让人们看到活态的遗产。大家也一直在说让遗产“活”起来,但“遗产”这个词,好像总是与老的、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怎样才能让遗产真正“活”起来呢?
吕舟
文化遗产活起来,意味着要使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优秀文化表达、传播的基地和源泉,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因此合理利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环节。利用本身也是保护的一种措施。对于大多数遗产类型,特别建筑类遗产适度的使用,是其良好状态的保证。对于仍然保持着原有使用功能的遗产,这种功能本身也是遗产所体现的价值的载体。延续这种功能,使遗产保持活力,就是对遗产的保护。对于原有功能已经不复存在的遗产,根据其类型需要赋予新的功能,这种功能也可能是作为研究的对象、展示的对象,也可能是作为博物馆,也可以作为文化活动场所等。

合理利用的前提是,无论延续原有功能还是赋予新的功能,都应当确保遗产的价值及特征不受到损害,并应当在这种合理使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有效的保护。遗产作为社会财富,公益性同样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对于被赋予新的功能、进入到再利用程序中的遗产,在突出保护和展示功能的同时,确保新功能的公益性,新功能确定过程的公平、透明,也是这些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必要条件。

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事件。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反映了古老文明创造的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古老文明间的交流再次促进今天的人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这本身就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案例。

让遗产活起来,意味着要使遗产的保护、遗产价值的展示、遗产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真正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使文化遗产成为带动社会优秀文化建设的文化空间和精神源泉。这本身也符合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专业走向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相关方面广泛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的各个环节,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鼓励社会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是使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关键环节。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政府一直是主体,尽管一些社会机构和团体开始加入其中,但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社会参与意味着社会要广泛地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利益。这需要尽快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
记者
您一直强调要制定遗产保护的长期战略,但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这可能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吧,首先摸清家底的工作量就会很大。
吕舟
我国已进行了三次文物普查,进一步证明我国保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不含港澳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为766722处。但整体上讲,仍然缺乏对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系统化研究,尚无法清晰地建立起它们之间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系,这就使得这些遗产仅仅以点的形式存在,而无法构成一幅完整、生动地展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厚重历史的网络,这不仅难以有效保护和展示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让它们真正活起来,同时也造成了我们难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我们文化遗产中还存在着哪些尚未得到充分表达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化的研究可以从文化分布、历史发展、族群迁徙等多个方面展开,核心是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展示中国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精髓。

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期战略,是使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重要保障。通过丰富的文化遗产,表达中国文化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和内容,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完整面貌和无穷魅力,都需要通过制定战略性方案得以有效实施。如何展现中国古老而绵延不绝的文化,如何表达这一文化丰富的内涵,如何表现中国文化民族多样性和地区多样性,特别是贯穿于这种多样性之中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通过长期的连续的工作来实现,而保证这种连续性的则是建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期战略。
记者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外国人主导的一个评定。有些人认为,我国那些“宝贝”,自己保护好了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放到世界遗产这个“筐”里。您能不能再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制定世界遗产的国家战略?
吕舟
每年的世界遗产大会,表面和谐的背后,实际上充满了利益的角逐和政治的交锋。可以这样说,世界遗产也是国际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利益交织在一起。我想从一篇报道谈起。

今年3月13日的《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文章《印媒:新德里应该加入“丝路交响曲”》,文中提到:中国以音乐做比喻,称丝路计划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唱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印度的多数近邻都渴望加入丝路乐团,新德里如今却选择置身事外,不参与这个交响乐。印度试图拖延或扰乱中国的提议——中方欲联合打造一条连接该国西南与印度东部、经由缅甸和孟加拉国的走廊。对于北京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融入丝路经济带,将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塞舌尔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新德里也忧心忡忡。印度的焦虑源自错误地从狭隘的地缘政治视角看待中国的丝路计划。新德里沉浸于“中国包围印度”的旧观念中……

印度对丝绸之路比较敏感,缘于海上丝绸之路一定要经过印度洋,而且印度当时在这个区域的贸易活动中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说起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更早一点,但那个时候中国基本上都是把货物运送到印度的某个地区,印度的商人再接力往西运送。这种频繁的交流不仅是货物的,还有文化的。对于这条线路,印度、伊朗等区域大国都非常感兴趣。

从地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即便是今天,海上丝绸之路包括的区域,还都是石油等战略物资运输的必经之处,是中国的能源供应线,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生命线。但这是一片比较“危险”的海域,处于这个海域既有的格局之中,中国感觉到了困境和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不久前曾发表《海上丝路战略面临最大挑战:印度推季风计划(季节计划)反制》一文,文中谈到:中国邀请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印度没有清楚而明确地支持“一带一路”,但高度关切“一带一路”,认为必须对“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战略反制。为此,印度推出了“季节计划”,要展现丰富多样的印度洋世界,通过对零散的考古和历史研究的整理,记录从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到东南亚岛屿的文化、商业和宗教相互影响的多样性,目的是重建这些国家之间已经消失的联系,建立已有世界遗产地之间的联系,重新定义文化景观,完成世界遗产的跨国申报……印度一位专栏作者写了一篇《季节计划:印度对中国的“海上丝路计划”的回答》文章,文中谈到:印度使用其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竞争。在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和贸易中,印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印度的位置和权力使其是印度洋地区秩序的组织者。“季节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反制中国,规划一个印度主导的海洋世界,包括东非、阿拉伯半岛,经过南部伊朗到整个南亚,向东则通过马六甲海峡和泰国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地区。这一地区在古代都是印度文明影响的范围。印度明确认为,这样一个“海洋世界”,不仅是“贸易”,而且是“安全”……这个计划之所以称“季风计划”,是因为古代海上航行与季风密切相关。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复杂心态只是一个侧面,其实沿线和周边各国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这时,世界遗产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不再是温情脉脉的、仅仅关乎文化的一件事。我们发现,世界遗产深深牵扯到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各有关国家都在试图表达自己在古代社会中和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和重要性。如果某些国家申报的某些敏感项目,顺利成为世界遗产,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对某段历史的解释被国际社会接受了。

这就是我们一定要争取将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内容尽可能多地纳入世界遗产之中的原因,因为世界遗产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反映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我们自己一定要讲好自己的“故事”。此外,还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从国土安全的角度考虑世界遗产的申报问题。前几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了水下考古中心,加强了对中国水域的考古研究,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中国人很早就在这些海域生息,这些海域很早就是中国渔民、商船航行的区域。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遗产对于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和空间区域上的意义。世界遗产在对历史的阐释和重塑国家形象方面的价值,反映了遗产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

中国需要一个关于世界遗产的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应当包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阐述,包括对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重要贡献的阐述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阐述。